发布日期:2025-04-21 22:26 点击次数:191
(原标题:全国化战略实质停滞、关键高管薪酬竞争力不足!寿仙谷业绩创上市以来最大降幅)股票杠杆公司
寿仙谷的业绩困境,表面看是高端消费需求疲软所致,实则暴露了更深层的经营短板:居高不下的销售费用占比未能突破区域市场局限,单一的产品定位又难以打开年轻消费群体。更值得警惕的是,家族利益优先的治理模式正在削弱企业发展动能。这份年报,无疑为它敲响了转型的警钟。
4月17日晚间,寿仙谷(603896.SH)2024年年报正式出炉。值得注意的是,这份成绩单比之前的"预告"还要难看,其中营收少了742万,归母净利润少了931万,扣非净利润更是缩水高达1006万。
数据显示,寿仙谷2024年业绩呈现全面下滑态势,其中营收6.92亿元,同比缩水11.81%;盈利能力更是大幅走弱,归母净利润1.75亿元,同比锐减超三成;若剔除非经常性收益影响,扣非净利润1.43亿元的降幅更逼近37%,这都反映出公司主营业务面临的严峻挑战。
数据来源:寿仙谷2024年报
营收净利再度下滑,均创上市以来最大降幅
寿仙谷自2017年5月登陆上交所以来,营收曾保持连续六年正增长,从上市初期的3.7亿元攀升至2022年的历史峰值8.29亿元,累计增幅达124%。然而,这一增长趋势在2023年首次中断,全年营收同比下降5.39%至7.84亿元。2024年业绩进一步恶化,营收同比降幅扩大至11.81%,创上市以来最大跌幅。
数据来源:Wind
寿仙谷的归母净利润走势与营收高度同步,但其盈利能力近期恶化更为显著。2017-2022年该指标保持连续六年增长,其中后五年更是实现年均25%的两位数高增长,2022年达到历史峰值2.55亿元。然而这一增长周期在2023年戛然而止,归母净利润首次出现8.39%的负增长,2024年降幅呈断崖式扩大至31.34%,不仅较营收降幅放大近三倍,更创下上市八年来的最大降幅纪录。
数据来源:Wind
寿仙谷将2024年业绩下滑归因为"经济增速下行导致消费需求疲软",但数据揭示其核心矛盾在于重度依赖区域市场。年报显示,公司省外市场收入仅0.65亿元,占总营收比重不足10%,且同比降幅达18.81%,表现弱于浙江省内市场的7.52%跌幅。这种结构性失衡表明,其省外市场拓展七年仍未突破亿元门槛,全国化战略实质停滞,其产品在省外缺乏真实增长动能。
寿仙谷的业绩下滑似乎也与其产品结构单一、新品类培育不足相关。2022-2024年,公司核心产品灵芝孢子粉类和铁皮石斛类占营收比重始终维持在80%以上,分别为86.68%、85.71%和82.39%。公司在年报中也坦承,尽管公司开发了多款衍生品,但这些新品类普遍存在单品规模小、市场渗透率低的问题,对整体营收贡献有限。
寿仙谷核心产品灵芝孢子粉的市场定位主要面向中老年、高收入及健康意识较强的人群,但年轻群体对其认知度和接受度较低。公司虽尝试通过与稻香村推出联名糕点等方式拓展年轻市场,但相关产品营收占比极低,效果同样欠佳。此外,公司线下渠道也曾存在夸大宣传问题,早在2018年9月,寿仙谷灵芝孢子粉就曾陷“神药”风波,如将保健食品与中药饮片混淆,违规声称“抗癌”“辅助治疗肿瘤”等,或因此引发消费者信任危机。
数据来源:寿仙谷2024年报
在寿仙谷年报披露业绩下滑后,东方财富股吧出现热议,部分投资者将其产品与"脑白金"类比,直指其商业逻辑属于让消费者交"智商税"。这种市场认知的负面转向,也暴露出寿仙谷在产品价值传递和品牌公信力建设上的挑战。
数据来源:东方财富网
消费者维权数据同样揭示了寿仙谷面临的信任危机,监管平台信息显示,过去一年累计收到25起针对该公司产品的投诉,部分消费者反映使用后未达宣传效果,质疑其营销话术存在夸大嫌疑,并已发起索赔诉求。
数据来源:全国12315消费投诉信息公示平台
销售费用占比高企,高管薪酬竞争力不足
2022-2024年,公司销售费用占比持续攀升,从38.52%增至43.89%,这一增长趋势与公司营收下滑形成明显反差。其中2024年3.04亿元销售费用中,广告宣传费达1.9亿元,职工薪酬6179万元,业务招待费2497万元,三者合计占比超90%。
数据来源:寿仙谷2024年报
从同行业对比来看,公司的销售费用投入也呈现出明显的"规模小但占比高"特征。其3.04亿元的销售费用绝对值显著低于行业龙头,仅相当于同仁堂的8.5%和东阿阿胶的15.4%。然而,这一看似克制的投入规模却对应着显著偏高的费用占比,折射出公司在市场体量和经营效率上的双重困境,一方面营收规模偏小导致费用占比被动抬升;另一方面,市场拓展效率不足使得有限的营销投入难以撬动相匹配的收入增长。
数据来源:寿仙谷2024年报
值得注意的是,在销售费用占比持续走高的同时,寿仙谷的薪酬竞争力却明显不足。2024年公司薪酬总额仅为399.13万元,较2023年下降3.9%,其中负责销售运营的副总经理林荣志年薪34.72万元,负责技术研发的副总经理王汉波年薪30.07万元,副总经理兼董秘刘国芳年薪29.07万元。相比之下,同仁堂副总经理年薪超130万元,东阿阿胶副总裁平均薪酬达169.94万元,这一对比凸显寿仙谷在关键人才吸引和激励方面的明显差距。
当公司高管薪酬在业内相形见绌时,寿仙谷控股家族却通过股权架构持续获取超额收益。控股股东李明焱及其配偶朱慧照、子女李振皓、李振宇通过38.78%的合计持股,构筑起牢固的家族控制体系。在2024年5352.58万元的分红中,李明焱家族独享2075.85万元;近三年2.18亿元累计分红,家族更鲸吞8454.04万元。这种"低薪酬、高分红"的治理模式,暴露出寿仙谷典型的家族企业利益输送特征,或因此削弱公司部分高管的积极性。
数据来源:天眼查
公开资料显示,李明焱1960年出生,浙江武义人,1998年接管百年老号“寿仙谷药号”,创立浙江寿仙谷医药股份有限公司。2006年主导研发的“铁皮石斛仿野生高效栽培技术”填补国内空白,2017年推动企业登陆上交所主板,成为灵芝行业首家主板上市企业。2022年起,其长子李振皓、次子李振宇分别出任公司副董事长和总经理,现年65岁的李明焱似乎正逐步退居幕后,完成企业代际传承。
注:图中人物系寿仙谷董事长李明焱
寿仙谷的业绩困境,表面看是高端消费需求疲软所致,实则暴露了更深层的经营短板:居高不下的销售费用占比未能突破区域市场局限,单一的产品定位又难以打开年轻消费群体。更值得警惕的是,家族利益优先的治理模式正在削弱企业发展动能。这份年报,无疑为它敲响了转型的警钟。
作者 | 沈言
编辑 | 吴雪
股票杠杆公司